人物
隨筆
歌單
歌單
2022/05
歌單分享
我嘅訴求就係返工

Dedicated to:
每日仍然逼緊地鐵的黎生,
每日仍然至死不渝、努力扮工的黎民眾生。

Kowloon K《返公司》

貫徹 Kowloon K「求 loon 其」的玩味,《返公司》講述一名黎生突破重圍、努力返工的故事。他們的音樂 Jazz 味特別濃厚,貫穿全曲、在各個音符均速地跳來跳去的 walking bass,特別有種地鐵站急步行走的感覺。樂隊偶爾突然拖慢節奏,以跑了調的電琴勾畫返公司的各種變卦:當你越趕時間,前面阻 loon 住條路嘅人就會突然龜速爬行;到你翻到公司,時鐘上的分針就會越行越慢、越行越慢。

hirsk《=$=/ 㩒錢》

一段很香港的聲音蒙太奇。電子音樂人 hirsk 透過提款機、數鈔機、八達通機等等的聲音取樣,畫出國際金融中心一幅貨(幣)如輪轉的橫切面。金錢雖然感覺總是冰冷無比,但將整個城市「錢錢聲」的噪音收集起來,原來亦可以編織成一段不全然只能夠是數字的電子交響樂。

陳詠謙《放工未》

強勁的節拍一聽就覺得很「王雙駿」,這次加入 acid bass(那個長期爆爆地的低頻)和管樂 sample,聽起來更像一首典型的 90 年代 Big Beat(而前奏亦很有電影片頭音樂的感覺)。

老實説陳詠謙早年確實有點 overrated,但如今又好像太過 underrated。除了去年他寫給岑寧兒特別真摯的《勿念》,早從 Swing《我有貨》開始,我就非常佩服他口語入詞的技藝。由「買隻撈嚟托」寫到「放工未?夠鐘未?借問老細講 bye bye 未?」,他的口語詞總是寫得流暢而自然,鮮有太過草根的感覺,亦沒有口語歌有時「為口語而口語」的突兀(其實係咪得我覺得《勁浪漫超溫馨》嘅口語有種過分堆砌嘅感覺?)。

徐嘉浩《番茄炒蛋飯》

時興雙餸飯,有人解釋雙餸飯其實代表一種選擇的自由。香港人返工冇自由、堂食冇自由、財務冇自由,唯一剩下的或者就只有想嗌「少啲番茄多啲蛋」還是「多啲番茄少啲蛋」庶民級的自由了。

一向唱開英文歌的徐嘉浩,唱廣東話時居然有種意想不到的孩子氣。配合夢幻的結他、活潑的和音,聽到副歌「番~茄~炒~蛋~飯~yeah!」那句不按廣東歌填詞常理出牌的歌詞(所以特別好笑),很難不被他有點兒「大細路」的魅力感染而會心微笑。同時特別想推介他的《東隧》,寫的同樣是打工仔 OT 搏殺的故事,可惜 Spotify 冇,要 YouTube 先有得聽。

RubberBand《挾持》

音樂上大概不是 RubberBand 最沉重的作品,但《挾持》那種痛是由心底裡面慢慢滲出來的。世上最橫行無忌的其實不是善和惡間的鬥爭,而是善和善之間的鬥爭,為了社會的福祉還是屋檐下兩老的幸福,為了公義還是責任,為了理想還是孝義——天使和天使間的搏鬥,任憑你怎樣選擇,一位天使總要墮落成為人質。

然而行善,從來並不是行惡有效的抗辯理由。我們滿手鮮血,滿口塞滿了不過自欺欺人、自圓其説的藉口。

薛德勇《960》

聽到 dream pop 式的前奏,大概預期歌曲會是一場騰雲駕霧的夢幻之旅吧?結果寂靜過後,響起竟然是單調得無法再單調的結他掃弦。幻夢消散之後,才發現《960》寫的是一個在屯門公路上塞車塞到懷疑人生的故事。

以轉車站比喻人生雖然不算新穎,但作為過海巴士 960 過往的常客,歌詞以一架「行吓又停吓」的巴士描述那種日日如是、營營役役的人生狀態,其實也是一個頗有共鳴的描寫。不過最令我深刻其實是他的唱腔,他的咬字和發音居然有種在唱國語的感覺(尤其正歌的「着」「車」)。假若萬能青年旅店、逃跑計劃、宋冬野等新民謠啓發過老王樂隊、草東這一代的台灣樂隊,這道民謠風是否亦正在形塑着香港新一代廣東歌的風格?

my little airport《悲傷的採購》

我最喜愛的 MLA 作品。輕快而流麗的 synth pop,配上一個猶如洩氣氣球般極速「der 皮」的電音(驟聽應該是 resonance 的 filter sweep),特別有種世界如常運行但我始終無法融入的感覺(典型的「文青」配方)。歌詞寫的,應該是初投職場的人特別有共鳴的感受:「從前曾話過要如何欣賞世界的美麗,現在只懂得放假去消費。」想到未來人生都要勞勞碌碌營營役役,不禁懷疑人生:「如果繼續這樣,我還是我嗎?我還喜歡我嗎?」

mansonvibes《今天我不想做嘢》

Manson 的出道作,初聽其實有種頗為驚豔的感覺。由木結到電結他再到兩者互相融合的層遞做得非常精彩,他故意拖長的演繹亦十分到位。

但我最佩服的其實是 Manson 寫的歌詞,一半以口語書寫自己外在「耍廢」的行為動作(「今天我不想做嘢,只想懶」、「Call 兩份西多嚟食,爽一爽」),一半以文縐縐的白話書寫自己內在對生命的眾多反思(「奔波碌碌撲撲而為,在彈指之間」)——以文白夾雜的手法(這個廣東話的一大特色實在太少人利用過了),深化 hea 與「放䠋」的精神意義,是整首作品的神來之筆。

© 2025 文化放題 hkculturetopic